金烏賊

Sepia esculenta   Hoyle
   

  13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金烏賊是一种中型的烏贼,胴长(腹面胴长,下同)約可达200毫米。 胴部卵圓形,长度約为寬度的1.5倍。肉鰭狹窄,位于胴部左右两侧全緣,末端分离。腕的长短相近,順序一般为4>1>3>2,吸盘4行,各腕吸盘大小相近,其角貭环外綠具不規則的鈍形小齿;雄性左侧第4腕莖化,特征是基部7、8列吸盘正常,到9-15列吸盘极縮小,再向上叉正常。触腕較短:稍超过胴长;穗半月形,約为全腕长度的1/5,吸盘小而密,約10行,大小相近,其角貭环外緣具不規則的鈍形小齿。生活时,体黄褐色,胴背棕紫細斑和白斑相間,雄性胴背有波状条紋,体表在阳光下具金黃光泽;浸制后,体深褐黄,略带紫色,胴背有晤褐色斑点,但不显著,雄性条紋仍頗明显。內壳发达,长椭圓形,长度約为寬度的2.5倍,背面有坚硬的石灰貭粒状突起,自后端开始略呈同心环状排列;腹面石灰貭松軟,中央有一条鰍沟,横紋面略呈菱形;內壳后端骨針粗壮。
标本測量 头 长:31毫米;头寬:54毫米。
胴 长:背面139毫米,腹面123毫米;胴寬:78毫米。
鰭寬:18毫米。
腕 长:第1对腕63毫米,第2对腕60毫米,第3对腕61毫米,第
4对腕66毫米。
触腕长:145毫米;触腕穗长:30毫米。

生物学

是我国北部沿海产量最大的一种,中心漁場在山东南部的日照沿海。以山东、江苏两省計,产量要占烏賊产量的80%以上,但占全国烏賊总产量的比重不大。南方沿海也有分布,产量不大。金烏賊每年春夏之际从越冬深水游向浅水处产卵,根据山东青岛附近情况,产卵时适温約在15-20℃之間,适盐約在30‰以上。卵子产在海藻和三角网上,白負胶膜包被,状如葡萄,长径11-12.毫米左右。水温18-22℃时孵化期約需一个月左右,刚孵出的稚仔背部黄褐色,特征和成体相近,活动力弱,常潛伏水底。金烏賊产卵活动的中心区域有潮流緩慢、水质澄清和盐度較高的特点,泥底很少踪迹。趋光性強。肉食性,平日多以毛虾、鷹爪虾等为食,产卵貼底时胃中很多虾蛄和蟹类殘肢。我国北部漁民多以三角网捕之。漁期大体上是:江苏4月下旬-5月初,山东日照5月初-6月上旬,山东青島附近5月初-6月底,各地漁期有交錯情况。行动受着风和流的影响:东南风靠岸,西北风离岸,来时由深入浅,走时由浅入深,和曼氏无針烏賊的洄游相似,可能是地区性的。本种烏賊肉厚味美,干品叫“墨魚干”,貭量佳良,可与南方的螟嫡鮝相比。雄性生殖腺千品珥“烏魚穗”,雌性纏卵腺干品叫“烏魚蛋”,都是海味珍品。海螵蛸可用为中药。

国外分布

本种分布于苏联远东海;日本的本州,四国,.九州;朝鮮西海岸、南海岸。
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
模式标本产地 日本。
我国地方名 墨魚、烏魚、烏子。
标本采集地 山东:青島,石島,荣成,烟台;浙江:舟山,温州;福建:平潭,廈門,晉江,东山;广东:南澳,新村。